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为什么美国介入台湾选举?为啥民进党反而败了??

钟厚涛 国观智库 2019-07-25


本文字数:3550字

阅读时间:9分钟


十秒看全文


11月24日台湾举行“九合一”地方选举,民进党遭遇十年来最大败绩。以前美国在台湾地方选举中都是以旁观者的角色出现,但这一次却公开介入,直接拉抬民进党。


美台在近期互有所需,美国希望利用台湾为“棋子”来加大向中国大陆要价,台湾则希望利用美国来“狐假虎威”,舒缓在两岸政策上的巨大压力。双方各有所需,自然也会一拍即合,而这也是美国能够直接介入台湾今年“九合一”选举的重要原因所在。


但台湾民众对于美国的介入并不买账,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一方面,台湾民众期待公平选举,讨厌外部势力介入。另一方面,台湾民众忧心民进党“挟美自重”会把台湾带上“不归路”。



美国介入台湾选举

加速了民进党败选



11月24日台湾举行“九合一”地方选举,民进党遭遇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败绩,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几个最具观察指标意义的城市也都从“绿地”变“蓝天”。由于败选完全超出之前的预期,蔡英文和他的搭档赖清德不得不分别以辞去党主席和“行政院长”来“承担责任”。此次选举既是对蔡英文的“期中考”,也是对2020年“大选”的“前哨战”,选举结果攸关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向,值得高度关注。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以前美国在台湾地方选举中一般都是作为旁观者的角色出现,但这一次却公开介入,直接拉抬民进党。问题也就由此而生,美国为何会在此刻出手对民进党相挺呢?最终的结果又是怎样?未来美国会不会继续“死保”民进党?



民进党选情岌岌可危

误认为可向美取暖



2016“大选”后,民进党权势达到历史巅峰,蔡英文谋求利用公权力打造“民进党一党独大、英派(蔡英文)一派独大、自己一人独大”政治格局。但绝对的权力必然会导致绝对的危机,由于蔡当局执政无方,岛内民怨四起,“反民进党”也成为岛内“最大党”。在这种主流民意推动下,民进党在选前其实已经败相已露,虽然蔡英文通过打“统独牌”等方式极力抢救民进党,但无奈岛内民众早已厌倦了这些套路。


“统独牌”无法激起民众回应,蔡英文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找新的途径来拉抬民进党选情。百般思索之后,蔡英文决定向美求助。在蔡英文的沙盘推演中,台湾民众无论是蓝营还是绿营,都有高度的“亲美”、“倚美”心理,因而民进党如果能够博得美国的背书,无疑是给自己注入一剂强心剂。在这种逻辑推演下,蔡当局向美百般讨好,妄图制造“美台关系是历史上最好时期”假象,藉此来制造民进党执政成绩,并转移民众注意力,摆脱民众对蔡当局在经济、民生等议题上高度不满的尴尬困境。





对于蔡当局的所思所想,美国自然也心知肚明。为了从台湾捞取更多的好处,特别是想在中美博弈背景下更好的发挥台湾“棋子”作用,美国对台也是高度配合,通过指派高官访问台湾、美国军舰穿越台湾海峡等多种方式来给岛内民众制造美台关系良好的印象,以此显示蔡英文在对美关系上的表现“可圈可点”,这显然有助于蔡英文拉抬民进党选情,特别是有利于民进党激发深绿势力的选票,让这些“台独”分子误以为美国在关键时刻会对台湾给与“保护”。


而到了选情最为胶着的最后关键时刻,美国不惜私下“中立”的假面具,开始直接赤膊上阵。“美国在台协会(AIT)”前高雄办事处处长杜维浩公开声称,高雄“又富又漂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有意拉抬民进党候选人陈其迈,对冲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的高雄“又穷又丑”说。但让杜维浩始料未及的是,韩国瑜最终成功翻转,让民进党执政20余年的高雄“绿地变蓝天”。这也铁的事实证明,美国虽然明目张胆的介入,但其实客观效果微乎其微,岛内民众并不买账。





美国图谋增加对华博弈筹码

希望民进党长期执政


目前中美博弈不断加剧,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打出“经贸牌”、“南海牌”之后,近期又密集打出“台湾牌”,妄图利用台湾问题逼迫中国大陆在其他议题上对美妥协让步。此外,如果从大的战略上来讲,美国还妄想利用民进党的执政把台湾打造成为对抗中国大陆的最前沿和“桥头堡”。特朗普上台以来,放弃奥巴马时期“亚太再平衡战略”,有意将印度拉入其中,构建“印太战略”,妄图以美、日、印、澳为四大支点,全力构建防华体系。但由于特朗普政策本身就不得人心,日、印、澳在冷静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对于所谓“印太战略”有了更清醒地认识,无意追随美国继续围堵中国,反而不断提升与中国的关系。


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与中国关系的持续改善,也让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版图被大幅缩水。为了继续落实“印太战略”,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寻找新的支撑点。放眼整个亚太地区,能够甘愿充当美国马前卒、主动扮演“反华急先锋”角色的,恐怕只有岛内的民进党当局。因而美国希望民进党在一段时间内能够继续执政,如果民进党提前跛脚,那么美国的“印太战略”特别是“以台制华”战略将缺少一个关键的“代理人”。


而从岛内政局走向来看,美国此前也不愿意看到认同“两岸同属一中”的国民党迅速崛起。美国对岛内政治向来采取平衡策略,当蓝营势力较强时,美国就会有意扶植绿营势力,以此为杠杆来撬动对于蓝营的掌控。相反,如果绿营势力过强时,美国又会扶植蓝营,防止绿营一家独大,跳脱美国的手掌心。





在美国的沙盘推演中,最为理想的状况就是让国民党与民进党势均力敌,各自执政8年,然后再政党轮替。目前民进党仅仅在执政两年左右,就败相已露,前景堪忧,这也让美国大跌眼镜,没有想到民进党权力高度集中之后,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彻底滑坡。但无论怎样,为了维持“以台制华”和“以绿制蓝”等多种目的,美国还是希望民进党可以继续执政。否则,如果国民党东山再起,有可能会在美国和中国大陆之间两边“讨好”,如此一来,美国要想继续对华打“台湾牌”,台湾可能就不会像现在民进党执政这样,死心塌地地为美“冲锋”,“甘当炮灰也在所不惜”。所以,对于美国而言,扶植民进党继续执政,最为符合美国的短期利益。在目前中美关系相对紧张的敏感时刻,更是如此。



聪明反被聪明误

美国出手加速民进党败选


从上面的分析中,美台在近期互有所需,美国希望利用台湾为“棋子”来加大向中国大陆要价,台湾则希望利用美国来“狐假虎威”,舒缓在两岸政策上的巨大压力。双方各有所需,自然也会一拍即合,而这也是美国能够直接介入台湾今年“九合一”选举的重要原因所在。但是从现在的开票结果来看,美国协助民进党拉抬民进党选情的目的并没有得逞,台湾民众对于美国的介入并不买账,背后的原因则值得深思。


一方面,台湾民众期待公平选举,讨厌外部势力介入。台湾民众最为希望的就是干干净净地、没有任何外力介入地进行一场选举,用自己手中的选票,投给自己理想的候选人,让这些候选人带领台湾走出目前的困境。美国的一再介入,不但有可能会让最后的结果与民众期许的结果大相径庭,而且有可能把台湾引向动荡与不安,这与民众的期许完全背道而驰。所以,美国介入台湾县市长选举的主观目的是要提升美台关系,为蔡英文制造执政成绩,拉抬民进党选情,但造成的客观效果却将引发民众的反感和不满,让岛内民众进一步认清民进党挟洋自重的真实面目,最终的投票反而会进一步疏离民进党,用投票结果警示美国,以后不要轻易介入台湾选举,否则不但帮不了民进党,反而有可能会“帮倒忙”。


另一方面,台湾民众忧心民进党“挟美自重”会把台湾带上“不归路”。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都对美国马首是瞻,对美近乎言听计从。因而,对于美国近乎公开地拉抬民进党的种种举措,国民党虽然心有怨言,却也是“敢怒不敢言”,虽然明知美国在“扶绿打蓝”,却也不敢公开反对,唯恐引发美国不满,只能消极应对、“冷处理”,不去过多评论,试图尽快将美国因素给降温下来。





但国民党的“懦弱”并不意味着岛内民众的“认可”,对于美国的介入之举,岛内民众心中也都有一杆秤,他们也都有自己的评判。从岛内整个民意走向来看,他们除了反感美国介入会让岛内选举变形走样之外,更担心美国一再加码暗挺民进党会把台海变成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火药库,会把台湾带上一条“不归路”。


蔡英文上台以来,由于拒不接受“九二共识”、拒不放弃“台独党纲”,已经让两岸关系急转直下,一度风云密布。而美国又频频通过军舰穿越台湾海峡、以科考名义让军舰高调停泊高雄港等动作,对台海形势火上浇油,对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了巨大的挑衅和威胁。台湾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体,长期以来依靠对外贸易来拉动经济成长,如果台海地区动荡,台湾整个对外贸易进出口势必会遭受重创,台湾经济也将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目前台湾经济成长率已经长期低迷,若是因为美国因素再受牵连的话,台湾经济有可能会陷入到较长时期的滞胀状态,台湾民众的生活自然也会苦不堪言。


所以岛内民众对于美国的介入一直都是忧心忡忡,但由于与美国相去甚远,对美根本没有任何着力点,所以只能将不满发泄到民进党身上,“谁让是民进党去主动勾搭美国的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美国对于民进党的支持,不是在“帮大忙”,而是在“帮倒忙”,不是在“雪中送炭”,而是在“雪上加霜”。


从最终结果来看,美国此次直接插手岛内“九合一”选举、妄图“抢救”民进党的图谋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没有让民进党的选情有任何起色,反而让最终的得票结果探至历史最低点。这既是对美国的一次警醒,也是对民进党当局的一次警告。未来双方都应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岛内民意的新变化,追求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希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是岛内最大的民意,未来任何内外勾连,挑动台海局势的图谋最终都必将以失败告终。





作者:钟厚涛,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本文转载自凤凰网风声评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析| 美国拉拢,越南就会加入印太战略? 不可能! | YOUNG POWER 研究报告


观点| 中国海洋经济竞争力, 如何才能提升上去?


观点| 曹群: 美国防空识别区, 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观点| 周秋麟: 构建南海海洋合作长效机制,南海理事会值得考虑


舆情| 中美紧张关系松动! 中美第二轮外交安全对话谈了什么?| YOUNG POWER 研究报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